2014年1月8日上午在圖書館五樓會議室召開全校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自然基金“兩金”課題申報動員會及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會,新入職教師、有課題在研的青年教師以及各二級學院教學副院長參加了會議,科研處何平處長主持會議。
何平處長指出,随着科研人員的不斷增多,科研資源相對稀缺,對學術榮譽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各種利益的追求也日益激烈,産生了很多科研不端行為。科研必須是建立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之上,絕不是短期的巧取豪奪。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過程中必須要杜絕剽竊、抄襲、篡改、僞造、洩露、一稿多投和故意歪曲他人學術觀點等違反學術規範與學術道德的行為。希望青年科研工作者能夠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态度,争做遵守和履行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的先行者。青年科研工作者隻有上好學術生涯第一課,才能在今後攀登科學高峰的征程上不斷進步
會議還邀請董必榮、王洪亮兩位老師與與會教師分享其成功申報“兩金”課題的經驗及心得體會。董必榮老師從個人角度,根據多年申報經曆摸索出的經驗是,首先要準确把握“兩金”課題最基本的特征即是“頂天立地”,也就是說研究的課題既要涉及前沿理論,也要能解決實際問題,要有決策參考價值。把握住這一特征,就要将其貫徹到選題中去,選題是畫龍點睛之筆,要新穎、簡明、規範。在确定選題之後,對申報書中的每一個項目都要認真對待,字斟句酌。歸根結底,“兩金”課題應當是教師個人多年研究方向和領域的一個深化,隻有平常有所付出,有所建樹,才能在申請中有所勝出。
王洪亮老師則是從團隊角度出發,說明一個良好的團隊也是申報“兩金”課題的關鍵因素。對于重大的科研項目,一個人的單打獨鬥已經不能夠勝任,必須要通過科研項目将有共同研究興趣的老師聚合在一起,發揮個人專長,體現集體優勢。而二級學院應當在這方面做出努力,要協助教師打造團隊,積極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