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龜手之藥 不呆闆之課”:栗學英博士“南審好課堂”教學觀摩研讨課

發布者:卞波發布時間:2014-04-22浏覽次數:221

421日下午,“南審好課堂”教學觀摩與研讨活動在文濟樓302舉行。全校18個二級學院(教學部)的教師代表觀摩了文學院栗學英博士的《古代漢語二》教學,教務委員會主任程乃勝教授、副主任孫國鋒教授出席了本次教學研讨活動。

本次教學内容是講解《莊子》文選《不龜手之藥》。栗學英老師從老子和莊子的傳承關系,引入新課,并利用闆書介紹了莊子在文學和哲學上的影響,文學上開啟了浪漫主義的文風,哲學上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魏晉玄學和禅宗思辨的淵源;同時向同學們推薦了中華書局版陳鼓應的《莊子今注今譯》。在文選學習過程中,講解重點字詞時,栗學英老師運用多媒體展示了該字從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到楷書的演化過程,解釋該字的造字方法,同時也利用闆書現場演示了繁體字的書寫,顯示了深厚的古文功底,而且引入語言學大家對于繁體字的看法,為同學們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在講到古代器物時,也通過多媒體呈現了大量的圖片,使生活在現代都市的同學能夠迅速理解生僻字詞。在總結語言現象(切音)時,也運用闆書,給同學們厘清思路,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整個教學過程,是多媒體教學和闆書的完美結合。

程乃勝教授對栗學英老師的課堂教學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栗老師真正把課講起來了,并從備課、表達、闆書和課件制作方面肯定了本次觀摩課。文學院副院長江振春指出,栗老師對于學習思路和方法的指導非常重要,尤其是怎樣和中學語文學習銜接,具有方法上的現實意義。

來自法學院的肖建新老師、大外部的龔愛華老師、公共經濟學院的吳凱老師、理學院的劉愛民老師、工學院鐘飙老師、工商管理學院的蘇德金老師以及2012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同學也紛紛發言。大家普遍認為,栗老師備課非常充分,體現了“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教态自然自信,教學節奏适中,層層遞進,引人入勝。肖建新老師指出,對于課堂上提出的有争議的問題,同學們要積極思考,參與互動,為以後的學習、考研、工作打下基礎。鐘飙老師和劉愛民老師提出,進行國學教育,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怎樣讀懂古代文獻,同時也要思考怎麼處理莊子哲學中“無為”思想的消極作用,并從情商與智商、左腦與右腦的角度分析了對于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理科和文科的理解。同學們也表示,栗老師的教學導入,善于抓住人心,容易把學生引入學習情境;漢字字形分析有助于對外漢字教學。對于教學藝術的探讨延展到了大學素質教育、人文教育、思想教育,現場氣氛熱烈,效果良好。

此次“南審好課堂”教學觀摩研讨活動是期中教學檢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提升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加強教師專業化發展、改革教學方法。“南審好課堂”的宗旨是“發現好課堂、挖掘好課堂、培育好課堂、宣傳好課堂,學習好課堂”,這次觀摩研讨活動擴大了好課堂的影響,使更多的老師分享了好課堂之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