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動愉悅教學—-張映光教授為2013年入職教師培訓并研讨

發布者:卞波發布時間:2014-06-23浏覽次數:221

529日下午一場關于互動式教學的研讨會在位育樓417“教師工作坊”進行,主講人張映光教授與2013年入職教師們分享了從教30餘年的心得和經驗。

張映光教授通過講述自己從教苦與樂的體驗,闡釋互動式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而任何教育智慧與教學技巧的前提都是敬業的态度與教學的熱情,教師的好生活來源于被學生認可的愉悅和教書的興趣,希望每位青年教師能以事業心出發用心與學生對話、溝通、交流,讓教與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讓課堂成為幸福的源泉。她認為當下教師已不再是站在講台上的權威,而是站在一旁引導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學習應是一種積極主動、參與性活動,包括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她用“設計、激勵、吸引”六個字概括互動教學方針,圍繞六字方針她具體闡述了互動教學設計的理念、類型與方式。

張教授以自己的課堂教學組織體驗,與大家分享有效進行互動教學的方法。首先要欣賞學生,給予參與者以積極的鼓勵;其次要設計競争性的考核機制來激勵學生參與;最後要營造協作性與競争性的學習氛圍。其中她着重介紹了自己主要通過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采取發言、作業、評星制度、演講活動等多種環節考核構成平時成績,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的過程。

讨論中張教授與在座教師們分享了一段哈佛森德爾教授的授課視頻,森德爾教授的課程從案例導入開始,一環扣一環的提問将課堂教學推向深入,使枯燥高深的哲學問題變得通俗易懂,自由、熱烈的課堂氛圍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教師。張教授就這段教學視頻和老師們探讨了如何設計好一堂課,什麼方式的導入是有效的,怎樣通過問題的設計帶動學生去積極參與探索新的知識。老師們也就自身課堂存在的問題和對教學的困惑與張教授進行探讨。

張教授還通過對微課視頻、教學競賽視頻的點評說明抑揚頓挫的語言、交流的目光、微笑的表情,精彩緊湊的教學内容都可以将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課堂上。

最後,張教授寄語青年教師們:教學無定法,一個好的課堂一定是老師用心的結果,隻要用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名幸福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