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在中和樓401會議室,舉行了新教師入職培訓第七講。方習年、路國平、韓希明三位老師分别以《培養和提升自身領導力是教師事業成功的關鍵》、《如何上好一門專業課》、《最美好的事,必須最認真地做》為題與來自各個學院的30多位老師們進行分享交流,現場氣氛熱烈,老師們意猶未盡……現摘取幾位老教師的教學感悟和師生們分享。
方習年:好的教師要做事業的主宰者 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成為課堂的領導者,更要成為課程和專業的領導者,要着力培養和提升自身的領導力。首先,要将自己已有的經驗帶到南審,應用于南審、豐富南審、發展南審;其次,要開拓視野預判高等教育未來,了解國内外大學的發展動向、潮流,學科的發展趨勢以及個人研究領域的前沿動态;第三,要融入南審、關心南審、熱愛南審;第四,要了解掌握所在學院、學科及專業的情況,建設思路以及重點發展方向,并能明晰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定位;第五,了解個人所擔任的課程在專業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第七,搞好教學工作,要能夠領導課堂、掌控課堂、駕馭課堂。好課堂是好課的前提,好課堂應該是一個有活力有思考有效益有效力的課堂。
路國平:在角色轉換中成就教學藝術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材是劇本,教案是腳本,課件是道具。教師既是演員,也是編劇、導演,隻有精心準備的課,才會是生動精彩的課、充滿活力的課,高效完美的課,深受學生喜愛的課。專業課内容多、變化大、概念理解難、教學難點多、理論性強、實務操作難、課時少的特點,因此在講課時要注意講清概念、突出重點、講透難點,應用案例、合理安排課時。 講好專業課有三個要點:備課、上課、研課。備課:備教材,選擇合适的教材;備學生,根據受衆因材施教;備教學内容,将教學内容爛熟于心,并不斷充實新内容;備教學方案,每次上課前要對本次課程所要采用的教學路徑、互動方式等進行認真思考和設計;備教學課件,力求簡明易懂。上課:課程組織要嚴密、精細、井然有序;講課邏輯性要強、條理分明、詳略得當;課堂節奏要精準,要有互動;強化課後作業,既要通過作業達到知識點鞏固練習的目的,又不會使學生負擔過重。研課:回顧課堂,分析不足,剔除改進方案;研究教學方法,不斷充實完善題庫;研讨新的教學形式,嘗試大班上課、小班輔導,MOOC,翻轉課堂等現代化的教學形式。
韓希明:一切源自愛 任何一個精彩的課堂,都是教師心血的注入,“雖教書幾十載,我待你仍然如初戀”。每逢新學期,我們站在講台上,都仍然是一個新人。面對的是全新的學生、全新的環境,不斷變化的教學條件和教學手段,包括開設的課程都有可能是全新的,我們沒有理由懈怠,依然要用百分的努力和熱情投入其中。文學課的授課不同于基礎課,也不同于專業課,講究的是一個“廣”字,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得有一桶水。廣泛的知識面在于平時積累,多讀、多看、多聽,帶着專業的思維關注生活中點滴信息和知識。除了“廣”度,更要有“深”度。當前信息獲取渠道廣泛,知識趨于碎片化,要教會學生能夠于海量信息中去粗取精,去僞存真,這就需要授課有深度,要用科研反哺教學,了解學術前沿,将知識傳授推向縱深。教師授課是一種智力活動,更是一場演出。除了課前一遍遍的彩排,大到教學内容,小到教姿教态,反複揣摩演練,還要提前候場進入角色。課上淋漓發揮,課下認真反思,不斷調整,期待下一次的精彩演出。
三位老師的精彩發言與分享,令在場老師們收獲良多:“最大的感受是三位老教師熱愛教學、認真教學、投入教學”,“獲得了來自老教師的建設性意見,對自己下一步的教學,找到了方向和方法”,“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隻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如論做人、做事,還是做學問,必須紮紮實實地努力付出,才會有滿園芬芳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