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關于開展“關心南審、關注課堂、關愛學生”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南審黨委發〔2013〕14号)精神,校教學督導委于4月19日、4月25日兩次召開專題研讨會,圍繞如何更好地通過督導工作關注課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如何擴大督導的診斷、幫扶作用,如何幫助青年教師更好地專業發展等主題展開熱烈讨論。
三關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是教師的成長和教學水平的提高,針對此,督導們認為可從下面三個方面進一步開展工作,加強對青年教師的診斷與幫扶。首先,通過聽課,發現和發掘教學中的好經驗、好方法、好模式、好設計、好精神,通過“南審好課堂”平台,廣泛推廣,大力宣傳,讓更多的老師學習與分享。其次,按學院彙總聽課評價,撰寫診斷性報告向二級學院反饋,幫助二級學院了解本院老師的整體授課水平,努力從院系的層面提高教學質量。第三,針對新年輕教師理論基礎知識紮實,教學經驗欠缺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加強教學指導,如聽完課後随堂現場交流,固定時間預約問診式交流,多方參與的“說課”式交流(教師、督導、學科專家、資深名師共同參與,對年青老師在備課中遇到的教學目的、教學内容、教學方法、課堂組織與設計等方面問題的具體問題進行探讨)等。督導的工作隻是一種牽引,督導們除了“督”,更多的是正面的引導。通過“督”,對教學質量進行把脈,通過“導”擴大督導的診斷作用,為二級學院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提供一種範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青年教師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