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通過說課形式,共同探讨教學理念和教學設計,促進教學經驗分享,提升課堂教學質量,12月1日,教務委員會在競慧東樓404室組織“說課分享”教師工作坊,邀請瑞華審計與會計學院路國平、金融學院藏展、文學院任靜芳、馬克思主義學院劉錦與30多位來自各學院(教學部)的老師進行分享,學校督導唐燕萍、王書貞參與了讨論。本次工作坊由教務委員會副主任丁國勇主持。
四位教師圍繞課程定位、教學目标、教材、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存在問題和建設方向等方面,結合各自課程特點,展示出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特色,給予參會老師們極大的啟發,引起大家對教學模式新的思考。
路國平老師分享《中級财務會計》課程,針對本門課程教學内容重點、難點多、課時減少等情況,突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将課堂上原來知識點的講解放到課前,課上更多讨論和案例分析,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保證教學質量;藏展老師分享《投資銀行學》課程,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案例教學方法,注重聯系中國資本市場編寫案例,讓案例貫穿于教學的每一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任靜芳老師分享《英語寫作基礎》課程,突出要“站在學生所需要的地方去迎接他”,分析了本門課程與先修課程和後續課程的銜接和配合,以及對學生的認知與學習特點的研究;劉錦老師分享《中國近代史綱要》的教學體會,講述在現實的語境中如何改變學生“不愛聽思政課”的現象,通過“課件符号化”、“授之以漁”、“水中鹽味”各種教學嘗試,引導學生用“追本溯源、了解背景、學會比較”的曆史思維來思考問題。
校督導王書貞、唐燕萍老師逐一點評和肯定了四位老師在說課過程中所展現出的教學特色,第一,用心投入,琢磨課堂,反思課堂,研究課堂,成就了“精彩一課”;第二,熟知課程的定位、性質,站在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标的宏觀角度看待自己所講授的課程;第三,“備學生”,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開展課堂教學;第四,恰當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體現本學科獨特的思維方法和邏輯方法。第五,說課不是講課,備課不是背課,四位老師的說課展示規範,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表現出了在日積月累的教學實踐中所養成的教學基本功。
最後,丁國勇談到博耶對大學教授學術工作的闡述,即大學學術包括探究的學術、整合的學術、應用的學術和教學的學術。在這裡,大學教學也是學術。他歡迎各位老師積極參與學校各類教學活動,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把課上好,增加學生擡頭率,提高師生互動率,提升教學水平。